校领导带队到我院调研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发布人:肖守德  发布时间:2017-01-05   浏览次数:166

201714日大学郑旭荣副书记、贾斌处长、潘晓亮副处长、刘政江副处长、李玲主任、袁源主任、徐建伟主任、杜文军主任、刘良波主任等一行深入我院进行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学院王绍明院长、赵士田副书记、李鸿彬副院长、阎平、闫洁、王爱英、任林昌、石峰、李予霞、孙燕飞、马磊、肖守德、葛娟等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贾斌处长主持,贾处长简要说明了此次来学院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郑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2017年修订培养方案源于以下几点原因,同时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有所体现:一是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结合国家即将出台的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行修订;二是要结合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精神,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引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中;三是要将开展多年的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学院2个专业3个方向的学生经过4年的培养、学习能否达到国家专业质量标准中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理论课、专业课、实践课,这些课程如何有机衔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等方面都要理清思路,要在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五是学校非常重视,并围绕方案调研,学院要认真看待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体现4年期间学生该获得哪些成果和收获,学习成果如何实现,课程是主要环节,如何搭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学院充分思考和论证。六是政治类的课程是必须上,不在讨论的范围内。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不能重复,课程大纲的编制很重要,不能因人授课,不能因为挂科学生太多就不开课。

李鸿彬副院长代表学院汇报2017年 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多次征求各系各教研室的教师意见。充分肯定了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模块来确定专业特色。同时重点汇报了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学分较高,每个专业200学分。与内地211高校相比较高,内地“985”、“211”高校160-180学分较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2、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可以加大一些,别的课程学时可以适当减少,让学生自主学习;

3、实验实践课小学期设置,有些课程可以灵活设置,创新创业应结合专业特色设置;

4、学院专业可以探索本硕连读“3+3”模式,第四年不设置课程,直接进入导师课题组,或者“4+2”模式,培养更高层次人才。

5、在培养方案中添加兵团发展的相关的课程设置挺好。

王绍明院长作了补充发言: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应该吸取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改进不足,生物学科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知识体系更新快,引进师资方面希望学校支持,增加学科的前言知识,拿“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知识举例,应该在学生的一些基础专业课当中多加一些前言知识。针对就业,生物技术服务及应用类课程,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学分学时数应该加大,在国内的很多大学生物专业中生物化学的学时数都超过了120学时,分成上下两个学期授课,实践类课程重点偏向服务,如食用菌的栽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强化,除借助学校的平台外,院里也会增加一些课程,加强与企业沟通,结合本院的优势。生物信息学课程可以和动科院多联系,取长补短。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大学应该支持学院建专门化的平台,不局限于只是配套一些电脑。

生物科学系主任阎平教授也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必要大改大动,另外提出了选修课的比例问题,核心课程学时部分减少,不能简单的把减少课时当成压缩课时,应该给专业课解压。

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李玲主任建议学院可以开展一些双语课程,将一些普通的课程改成讲座的形式,纯外语授课,在培养方案中融入国际化的元素,让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郑副书记做总结发言: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定要围绕“大学期间让学生获得什么成果?为什么要获得这样的成果?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这样的成果?如何测评学生取得的成果?”这些目标进行修订,因此开设不同课程,在考虑学时学分的问题时要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注意各课程大纲设置内容不重复也不要遗漏。本次修订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同步操作。同时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合办生物科学专业“菁英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与“菁英班”的联合单位,和指导教师及学生开展座谈,调研,请行业专家论证。加强沟通交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范、体现国家标准。